重庆有什么值得一去的地方?
重庆值得一去的地方
1、解放碑步行街
解放碑步行街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圈,这里百货公司、酒饭店数量众多,是购物、美食和走走逛逛的好去处,更是打望重庆美女的绝佳去处。步行街位于渝中区,以解放碑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民权路、邹容路和八一路等处。
作为重庆甚至是中国西部地区最繁华的商业街,无论你是“白富美”,还是“屌丝”;无论你是重庆本地人,还是来重庆的游客,在步行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解放碑:纪念抗战胜利的纪念碑步行街上的解放碑,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步行街附近还有能仁寺、罗汉寺等景点。解放碑步行街及周边还是游客在重庆住宿的主要选择之一,这里有洲际酒店、等高级酒店,也有性价比很高的经济型酒店。
2、洪崖洞
洪崖洞是逛山城老街、观赏两江风光、品尝当地美食的好去处。商业街位于渝中区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以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夜景美爆了洪崖洞由纸盐河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及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四部分组成,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这一片建筑汇聚在一起,夜晚时候灯火通明,堪称山城一景。美食、购物、观景走进洪崖洞,两边都是密集的吊脚楼。从脚下的沿江路到顶层的沧白路有11层之多。隔层功能不同,有餐馆、有小吃街、有酒吧咖啡厅,也有土特产商铺。顶层既是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可乘坐电梯直达。站在观景平台上,可远观两江交汇,风光极佳。旁边还有烽火墙和青铜塑造的大炮,著名的海盗酒吧,都让人流连忘返。
3、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是当年热闹的水陆码头,踩踩青石板路,品尝当地的美食小吃,找个茶馆坐坐,感受下老重庆的风土人情。因为距离市区很近,如今的古镇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根据指示牌游玩即可古镇有十几条街巷,两旁边都是明清风格的建筑。当然,游客眼前的一切,都是近年来重新翻新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你在这里感受“老重庆”。古镇不大,根据指示牌步行游览完全没有问题。镇上有不少景点钟家院、通家院等是古镇中典型的川东山地民居,值得一看。镇上的宝轮寺,有千年历史,可以敬香祈福。街边还有不少茶馆,找一家坐坐,当年的水手、袍哥大爷等都喜爱出入此间。喝茶的同时,有机会欣赏到当地的民间艺术,如:川剧坐唱、四川清音等。最出名的小吃:陈麻花古镇内能够品尝到很多当地的美食和小吃。
4、白公馆
白公馆,原为军阀白驹的别墅,1938年开始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关押政治犯的秘密监狱,曾经关押过江竹筠(江姐)、小萝卜头等著名的革命烈士,也是小说《红岩》的原型地之一,真实再现了当年那段残酷的囚禁生活。关押过小萝卜头白公馆曾经关押过: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就是小萝卜头)。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改为招待所,其关押人员被迁往附近的渣滓洞,1947年4月回迁。革命者大部分被杀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这里,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100多人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做了一面红旗。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胜利的前夜,除了罗广斌同志脱险以外,其他同志全部光荣牺牲。
5、渣滓洞
渣滓洞,位于重庆市郊歌乐山下,三面环山,地势隐蔽,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8年开始被国民党特务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其中包括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筠(江姐)。分为内、外两院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16间男牢,2间女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年国民党特务写的标语,如:“青春一去不复还,细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恐怖的刑具外院是特务们的办公室和刑讯室。刑讯室内有审讯台、铁锁链、竹签、辣椒水、老虎凳等刑具用品。在外院的墙上,写着“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等标语。解放前夕,国民党纵火焚烧渣滓洞,大量革命烈士不幸遇难。
重庆市有哪些区??????
区分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万州区 涪陵区 黔江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大足区 綦江区
前不久,国务院已经批准撤销大足县、双桥区,设立大足区,,撤销綦江县、万盛区,设立綦江区
重庆为什么叫山城
是因为:重庆市区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嘉陵江和长江流经的河谷、台地、丘陵地带。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不平,建筑错落有致,因此叫别称山城。
重庆
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温泉之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宋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为什么叫重庆
渝,中国四川省重庆市的别称。 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古称巴郡、渝州,简称“渝”。 据史籍记载,远在公元前12世纪,它就是古代巴国的都城,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在此建立巴郡;汉代改郡为州, 设立巴州;以后又先后更名为楚州、巴州、渝州和恭州。 公元1102年,宋光宗被封为恭王, 后在此接到登基的遗诏,自诩为“双重喜庆”, 即位以后就下诏将恭州易名为重庆,并沿用至今, 已有近800年历史。
重庆的简称中,“渝”紧跟“巴”之后。据《寰宇记》,本市改名渝州始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此后除唐玄宗时曾短期改渝州为南平郡之外,渝州之 名一直沿用至北宋末,长达500多年。李白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野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渝州就指重 庆。之所以名为渝州,这是因为重庆位于嘉陵江之滨,而嘉陵江古名渝水。《寰宇记》记载重庆由“巴”改名“渝”的原因时写到:“因渝水为名。”《合川县志》 也说:三江(笔者:渠江、嘉陵江、涪江)会合以下之水,各有称呼不同,故定嘉(陵江)渠(江)口以下为渝水,重庆古称渝州,今简称渝,即由此得名。
由“渝”可代“巴”观之,古渝人似乎可独掌山城帅印;今日重庆,一般可涵括以“巴渝”二字,渝人又屈居老二,与先到的巴人两分天下有其一。综此,均可为古渝人对神秘璀璨巴渝文化的创建之功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