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世界》上映已经22年,但是直到今天,依然能让人在啼笑皆非中看到喜剧电影所承担的现实意义。
这样一部喜剧电影,能在上映后连拿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又在上映22年后依然维持着豆瓣9.3的高分,吸引观众的绝不仅仅是荒诞离奇的剧情设定,而是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对现实生活的讽刺与启示。
很多人在《楚门的世界》里看到了真实与虚假,艺术和道德的边界模糊化,但是今天我想从楚门和导演两者之间存在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的角度,讨论一下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中,操控型父母的表现和怎样面对操控型父母,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30年的楚门秀:操控型父母无所不在的控制与照顾
影片中最大的一个疑点就是为什么楚门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性格开朗的人,会被困在桃源岛整整30年,明明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有异常出现,但是楚门却依然走完了导演想要他走的路线,对此导演的解释是,楚门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他没有发现异常,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怀疑的种子一直都种在楚门心中,直到30岁后,一切破土而出。
30岁这个节点非常微妙,孔子曾感叹自己30而立,此后30岁在中国文化中默认成了一个人真正有所成就的阶段。30岁的楚门,拥有稳定的工作,和谐的婚姻,也拥有足够成熟的心智和基本的能力来支撑他完成脱离导演控制的行动。
而从整部影片中,导演时不时对楚门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难说楚门对于他只是一个赚钱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导演对楚门是混杂了利益和亲情的复杂感情,他对楚门的高度控制,正如同操控型的父亲,容不得孩子半点的反抗行为。
操控型的父母最常见的操纵行为就是对孩子进行威胁,恐吓,羞辱,否定孩子。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必须服从于父母的感情和需要,他们的意见毫无价值,需求和愿望也微不足道,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严重的权力失衡。
《楚门的世界》片段
在导演的视角下,楚门拥有的是美满的生活,更是屏幕之外的观众梦寐以求的生活。而楚门自己的意愿并不重要,因为他会给楚门安排好一切,为了防止楚门逃脱控制,导演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1、在知道楚门的梦想是成为麦哲伦一样的探险家时,安排老师直接否定了楚门的梦想,跟楚门说世界已经没有值得探索的地方,打击年幼的楚门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楚门的世界》片段
2、安排“父亲”与楚门出海,让年幼的楚门经历丧父之痛,直到成年依然保持对大海的恐惧,以此来防止他从海面上逃出桃源岛。
《楚门的世界》片段
3、发现楚门喜欢上了他意料之外的施维亚,而非自己给他安排好的妻子人选美露,便立刻让人带走施维亚,并利用“母亲”的重病来让楚门打消离开家去找她的念头。
《楚门的世界》片段
4、整个桃源岛,充满了暗示性的信息,电视节目是故乡小镇,暗示在家才是好的选择,而飞机票售票处张贴着飞机出行非常危险的示意图。
《楚门的世界》片段
所以我们看到的楚门,即便已经30岁,却从未离开过小小的桃源岛,虽然怀有梦想,却没有一日施行,阳光开朗的楚门实际上是被剥夺了梦想,限制了人生自由的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是受控制的。
高晓松在谈论起原生家庭的影响时,曾说“病的时候,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病,等到好了,才知道自己曾经病过。”如果楚门没有走出桃源岛的念头和行动,或许他终其一生都不会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只是一个巨大的片场,连真正的天空都没有看到过。只有先产生不一样的认识,才能看到问题出现在哪里,当楚门窥视到片场一角,将自己经历的种种异常串联起来,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处在监视当中。
所以楚门才会克服自己对大海的恐惧,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离开桃源岛。当他终于闯过人为的海上风暴,与外界只有一墙之隔的时候,导演又尝试用自己最擅长的控制手段,暗示楚门即将遇到的风险,让楚门主动退步。
“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一样可怕,虚假,欺诈,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你害怕,所以你不能离开。”这句话其实就是“我这样做是怕失去你,所以我宁愿你生活在痛苦中。”的变相表达,只不过处在控制方的导演,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势。
而楚门在短暂的思考后,当即拒绝重回桃源岛,打开通往外界的小门,彻底告别导演长达三十年的控制,楚门的成功无不在说明,只有当自己做出改变,重新掌握人生的控制权,才能摆脱父母对我们的控制。
《楚门的世界》片段
二、楚门的出逃:妥协与反抗,孩子与操控型父母的斗争
从楚门发现桃源岛的异常,到真正离开,他一共有三次行动。第一次尝试扰乱导演组的视线,希望买票出去,却没料到片场的人反应迅速,以飞机票定不了,大巴车出故障的方式阻止了楚门。第二次是带着美露,开车闯过社区居民的阻拦,但是最终还是被导演调集的人马抓住,送回家中。
《楚门的世界》片段
经过两次行动后,楚门才真正意识到,整个桃源岛都在监视他,而不仅仅是平常碰到的人,虽然 “父亲”死而复生让楚门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压下离开的行动,但他与导演的对峙已然开始。
如何面对长期伤害孩子而不自知的父母?苏珊·福沃德博士提出了四点建议:
心理素质过关,要坚强得足以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其他任何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
要有充分的支持体系来帮你度过从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到对峙后果出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
将想说的内容事先写成信件或加以演练,必须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遇的痛苦经历承担责任
而实际上最后一条才是最重要的,楚门最大的痛苦是儿时与“父亲”一起出海,自己执意在海上停留,没想到“父亲”在他面前沉入大海,给他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导致他对出海一直抗拒,而出海恰恰是唯一一条最有效的脱离桃源岛的路径。
《楚门的世界》片段
我们与原生家庭之间的斗争,并不能寄希望于一次或者两次的激烈冲突,无论哪一方的失控,都会导致事情朝更坏的方向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当自己在思想和能力上都足以对抗父母施加的伤害时,不再迟疑,正面面对父母,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三、楚门的告别:只要你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楚门的世界》片段
“他随时可以走,假如他稍有野心,下决心要查清真相,我们无法阻止他”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楚门在意外听到广播中对自己行踪的播报之后,便对自己的环境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开始进行观察和试探,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而这一切的发生,导演组的人始料不及。
心理学大V李松蔚曾表示“你随时可以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只要你做好了准备”,很多人不能接受这个论点,因为这一句轻飘飘的话直接将众多沉浸在原生家庭负面影响中的人打击成了以此为借口逃避现实的懦夫,但这句话的可行性有没有呢?还真不一定。
徐峥自导自演的《囧妈》中,也刻画了一对操控型亲子关系,儿子徐伊万人到中年,仍然逃不开母亲卢小花的控制,小到吃饭喝水,大到结婚生子,卢小花把一生大半的精力都放在控制孩子身上,希望打造出一个满意的人生。只要徐伊万进行反抗,卢小花就会以“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来指责徐伊万,让徐伊万产生这是自己的错的认知,到最后甚至独自进入有熊出没的森林,以自身安危作为惩罚孩子的工具,导致孩子与自己一同陷入险境。
与徐伊万的逃避和反抗不同,楚门在明白自己深受控制后,便开始精心筹划离开桃源岛,从放松监视人员的警惕,到驾驶帆船抵抗风暴,楚门的行动迅速且果决,最终逃离了导演的控制。
我们是否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但想要达到目标,却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精神情感上,还是实际行动上。当我们下定决心与父母对峙后,也要有勇气承担所有的后果,而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问题,则需要我们主动纠正自己乃至寻求帮助。
《楚门的世界》片段
武志红曾说“家庭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整个家庭的浓缩,谈论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讨论原生家庭的影响并非是要归罪于父母,而是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原生家庭中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并找到具体的对策,将自己从承受伤害的局面中解脱出来,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与幸福。
只要我们自身真正做出改变,愿意去面对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它,并消化它,也许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甚至长达几十年,但只有我们改变自己的观念,付出行动,尝试化解积怨,这样我们才能够不再受其摆布,不再将上一代留给我们的遗毒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