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众所周知,现在沃尔沃这一品牌已经被我国的吉利集团收购。吉利汽车也正是凭借着这场经典收购案例,才在国际市场上正式打响知名度。其实李书福早就有了收购的想法,后来经过8年的谋划,才以27亿美元的价格完成收购沃尔沃。
那么,当初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李书福,为什么执意要带领着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这一汽车品牌呢?在完成收购之后,这一变化又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何最后会被发现这是一场“局中局”呢?
一、阔步向前!写进哈佛商学院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一直到二零零二年,吉利汽车都还只是国内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汽车公司。和红旗汽车、大众汽车等知名本土汽车企业相比,吉利汽车根本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始人李书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收购沃尔沃。
沃尔沃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吉利,是一家来自欧洲的知名汽车品牌。当时沃尔沃已经归属福特公司,李书福想从福特公司那里收购沃尔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1次提出收购,很快就遭到了福特公司的拒绝。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当时吉利汽车在国内市场上都没有什么知名度。想要扮猪吃老虎,还得有相应的实力。这件事情也给了李书福很大的打击,此后他用了8年的时间努力奋斗,最终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
李书福之所以这么做,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想要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沃尔沃的核心技术。在此之前,吉利汽车最核心的发动机,一直都是从日方丰田集团进口的。无法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就注定了吉利汽车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汽车很快就借助着沃尔沃的研发团队,拥有了独立生产造车的能力。当然了,在被吉利汽车收购之后,沃尔沃也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这场收购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好处多多的共赢选择。
二、被吉利收购后的沃尔沃迎来了怎样的机遇
吉利之所以有收购沃尔沃的想法,主要就是因为当时沃尔沃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营问题,急需一笔资金的涌入。如果没有这笔资金来挽救,沃尔沃可能就很难再继续发展下去。
吉利送过来的27亿美元,无疑是救沃尔沃于水火之中的一场及时雨。当然了,沃尔沃获得的好处还不止这么多。在归属于吉利集团之后,李书福对沃尔沃的生产成本进行新的把控,极大的压缩了成本,扩大了利润空间。
很快,沃尔沃就在我国内地市场修建了大量工厂。再加上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沃尔沃在我国市场上的售价也有了相应的下调。基于原有的品牌知名度和现有的优惠价格,沃尔沃很快就受到了大批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不久之后,这一来自于欧洲的品牌,终于在我国内地市场上站稳脚跟。当然了,沃尔沃的发展,最后都要归功于吉利。沃尔沃在内地市场上所获得的盈利,最后也会拿去助力吉利的发展。
与其说吉利收购的是沃尔沃这一品牌,不如说李书福收购的其实是沃尔沃背后的技术。拥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持,吉利汽车很快就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现在在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目当中,吉利集团都是一个对科技有着较高要求的汽车生产制造企业。
这两年,吉利也在不断更新赛道,希望能在新能源领域分得一杯羹。就目前吉利集团的发展成果来看,它确实能在新的赛道上领先于其他本土汽车企业。不过要想做到龙头的位置,还需要继续努力。
沃尔沃在进入我国内地市场之后,也凭借着国内人口红利的优势,迅速获得了可观的销量和营收。有了这些营收之后,沃尔沃的危机也算彻底解除了。其实李书福一早就知道,只要自己收购了沃尔沃,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他也相信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会帮助沃尔沃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不会让这一品牌成为吉利集团未来发展的负累。
结语
现在看来,李书福之所以力排众议去收购沃尔沃,本身就是一场“局中局”。这场收购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还有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这场以小吃大的成功,直接助力吉利成为国内一线汽车品牌。也难怪这场案例,会被列入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