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
有很多种形式
煎、炒、炸、闷、熬、炖...
每一种都讲究方式方法
就连看似简单的焯水
也大有学问
焯水是烹饪中的一个步骤,不仅能去除食物的异味,还能减少烹饪时间,保留蔬菜中的营养物质。
很多食物,如果省略了焯水这一步,不仅口味受影响、营养打折扣,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为什么要对食材进行焯水?
哪些食物必须焯水?
还有哪些烹饪小技巧?
焯水
焯水是做饭的一道工序,指将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开水锅中加热至半熟或全熟,取出以备进一步烹调或调味。
它是烹调中特别是冷拌菜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对菜肴的色、香、味,特别是色起着关键作用。
焯水的应用范围较广,大部分蔬菜和带有腥膻气味的肉类原料都需要焯水。
不同食材的焯水方法也不同:
1、冷水锅焯水
是指将食物和冷水一同入锅,水烧开,或至半熟状态捞出。
冷水焯适合
苦涩味较重的根茎类蔬菜
,如竹笋、土豆、山药、萝卜等,能缩短烹饪时间,减少苦涩味。
还有像猪肉、羊肉、牛肉等肉类食材,能帮助去除血污和腥膻味。
2、沸水锅焯水
将水烧沸,把食物放入,及时翻动,及早捞出,可以帮助保持原料的色、脆、嫩。
沸水焯适合
体积小,水分多的蔬菜
,如油菜、菠菜、豆芽、芹菜、西兰花等,能减少可溶性维生素的流失,焯水时可以加点食用盐,帮助保持菜色的翠绿。
此外,也适合海鲜等血污较少、异味较淡的肉类。
哪些食材必须焯水
1、易产生亚硝酸盐的蔬菜
香椿、西芹、莴苣等都是易产生亚硝酸盐的蔬菜,存放越久亚硝酸盐越多,还会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因此不仅要焯水,还要
保证新鲜
。
焯水办法:过沸水5—10秒即可,能去掉
70%
的亚硝酸盐。
2、草酸含量高的蔬菜
像菠菜、马齿苋、苋菜、鲜竹笋、苦瓜、茭白等草酸含量较高,焯水后可削减
30%到80%
的草酸含量。
焯水办法:过沸水5—10秒即可,否则会丢失许多维生素。
3、不易清洁的蔬菜
菜花、西兰花等花菜的构造使其花朵中容易残留虫卵和污物,富含农药残留,所以也要用水焯一遍。
焯水办法:加适量食盐和食用油,焯水
1—2分钟
即可。
4、自带毒素的蔬菜
豆角、芸豆、扁豆等含皂素和植物血凝素,
没有熟透会引起中毒
,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也会引起中毒。
焯水办法:清水浸泡5分钟,再过沸水5分钟,鲜黄花菜同理。
5、肉类
一般情况,猪、牛、羊肉等在正式的炖煮、爆炒前都会有一道焯水步骤,目的是为了去除肉中的“血水”。
这种“血水”并不是真正的血液,它的主要物质为肌红蛋白、少量油脂和一些杂质,这些油脂中会溶解一些腥味物质。
随着加热过程中的水温升高,油脂慢慢溶出,肌红蛋白作为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这些泡沫裹挟着油脂、水蒸气、空气,最终形成浮沫。
焯水办法:
冷水下锅
,彻底断生后捞出。
如果热水下锅,肉块外层的蛋白质会在下锅瞬间就迅速变性收缩,导致内部的“血水”无法溶出,反而无法达到去腥效果。
焯水还可以减少肉类在烹调后的浮沫,让汤汁更加清澈透亮,提升菜品的观感。
焯水的小技巧
1、水量要足
蔬菜焯水时水量要足,焯烫蔬菜的水量以没过全部蔬菜为最低限度。
2、温度要高
沸水中几乎不含氧气,这样就减少了营养素的热氧化损失。
3、控制时间
避免时间过长,讲究“
宽水旺火、快进快出
”的原则,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4、不要切小块
焯水时能整棵焯的就不要切,能大块的就不要切小块,以防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量流失。
5、加点油和盐
想让蔬菜保持颜色翠绿,可以在焯水时加入一小勺盐和油,防止氧化酶破坏叶绿素。
蔬菜在焯烫过程中,其水溶性营养成分,如C、B族维生素等会流失到锅里。但如果在沸水中加入1%的食盐,其可溶性成分扩散到水中的速度就会减慢。
6、冰水降温
想让一些蔬菜保持爽脆的口感,可以在焯烫后投入冰水中快速降温,然后再烹制。
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适合焯水
,比如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苦瓜,我们为了去除它的苦味,一般会选择焯水和腌渍。
但是这两种方法会损失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所以我们在给苦瓜去除苦味的时候,可以选择冰镇法,就是将苦瓜放在冰箱里进行冰镇。
烹饪小秘诀
1、切肉
横切牛羊,竖切猪,斜切鸡
。猪肉的肉质比较嫩,肉中筋少,顺着切就可以了。
牛肉质老(即纤维组织),筋多(即结缔组织多),必须横着纤维纹路切,即顶着肌肉的纹路切(又称为顶刀切),才能把筋切断,以便于烹制适口菜肴。如果顺着纹路切,筋腱会保留下来,烧熟后肉质发柴,咀嚼不烂。
鸡肉和兔肉最细嫩,肉中几乎没有筋络,必须斜顺着纤维纹路切。这样加热后,才能保持菜肴的形态整齐美观,否则,菜肴会变成粒屑状。
2、煮饭
蒸煮米饭的时候,大多都是惯用凉水,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将水烧开,再
用开水煮饭
的。
这种做法既可以缩短蒸煮时间,又能保护大米里的维生素,大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用开水煮饭的时候,温度大约为100℃(水的沸点),这样可以防止米中的维生素因长时间高温加热而受到破坏。
同时开水煮的饭不易生成锅巴,或者发生糊锅的现象。
本文观点来源:
编辑:小科
审核:科普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