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月12日,《流浪地球2》总票房突破36.52亿,超《红海行动》票房进入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十,但是距离40亿还有三亿多的距离,而且根据预测最终票房只有39亿多点,距离40亿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当然,如果算上已经突破千万的海外票房,还有俄罗斯和非洲没有上映的票房,最终突破40亿还是很稳当的。要说它进入票房前十也是一个值得祝贺的成就,虽然《流浪地球2》的影响力不用多讲了。
当前中国影史票房前十的电影当中,有一些国产电影还是有有争议的,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为从中国电影工业化角度、中国电影角度,中国流行文化价值观层面来看,《流浪地球2》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人接受的外部信息大部分是依靠视觉和听觉,电影、电视剧就是这种视听的载体。
只说文化输出层面,当外国观众看到了太空电梯、行星发动机、无人机大战,我觉得他们会和我们一样震撼。震撼之余,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就会是强大、厉害、科技先进等等,哪怕是害怕,这些也都是仰视、敬畏的视角。
这种文化输出太爽了, 曾经武侠代表了中国流行文化,但它代表了过去,只能在中华文化圈里传播。科幻代表了未来,代表了希望,代表了新时代科技工业的中国流行文化。刘慈欣在这方面的意义很重大,是宗师级的。
《流浪地球2》也是里程碑级别的,三部曲可能就会是世界级别的。
票房进入中国影史前十,却难破40亿?《流浪地球2》做对了
中国影史票房前十里很多片子,票房超过《球2》有各种因素,现在看来网友对于它们的争议并不小,这是因为当下中国的市场环境还在崛起当中,现在的中国就像半个世纪前的欧美,人们看科幻的目的不是为了有什么深刻的思考。
而是像四年前《球1》的时候一样,奔着合家欢的happy ending去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1982年《银翼杀手》上映的时候,情况甚至比现在的《球2》遭遇还要差,观众们希望看到的合家欢没有出现,反而是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整的人头疼。
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银翼杀手》之后没两年1984年就有了《终结者》,之前五年1977年的《星球大战》,这两部科幻片相比于《银翼杀手》来说不算特别硬,而且有很多动作片元素在内,这使得它们更易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幻类作品的普及。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不怎么看科幻的人都对《星球大战》《终结者》印象深刻,但对于科幻影史地位更高的《银翼杀手》不太了解,更高的《2001太空漫游》更那啥了,不少人可能听都没有听过吧。
所以,在西方《星球大战》《终结者》也获得很高的历史地位,多个榜单都是科幻影史前十。带入到现在来看,四年前看《球1》的观众中真正的科幻迷真心不是很多(对应半世纪前的欧美观众),
《球2》没有像《球1》一样统治春节档,因此我认为现在的中国科幻也需要一部中国的《终结者》《星球大战》了,将科幻与其他热门类型结合,同时又不失掉硬科幻的本质。《星球大战》《终结者》只是相较于《银翼杀手》这样的超高门槛作品来说不算特别硬,总得来说还是一部硬科幻,从而起到普及科幻的作用。
最终让类似《球2》这样高门槛的科幻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之后才会有“中国的《黑客帝国》,中国的《侏罗纪公园》,中国的《星际穿越》等等,也会让类似《球2》这样的有一定门槛的科幻片不至于像《银翼杀手》那样。
总的来说,现在票房前十里有不少作品是中规中矩的商业娱乐片,如果想打发时间一下不会很亏,如果想看到眼前一亮的东西就没有了。
可以说,现在票房前十极少数和《球2》是一个水平线上的电影。如果说其它电影是现在中国电影市场能拿出来的最好的片子,《流浪地球》系列就像是奇行种,不应该出现在中国电影业里。
但是它出现了,他证明了中国也能拍出来外国拍不出来的片子,《球2》可以说不光是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他更是世界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内最好的硬科幻电影,更是中国大片的标杆。
除了硬科幻,中国影视工业,《流浪地球2》的突破比你想象更大
最近关于中国影视剧除了《流浪地球2》刚刚进入票房前十,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外媒批评《三体》是忠于原著的平庸之作,关键是之前这个媒体也批评过《流浪地球2》,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以前也拍过很多好电影,比如战争片(表现抗美援朝、解放战争一系列优秀作品),拍的好是因为有真实的战例,真实的战斗英雄原型,还有当时的英雄气质和革命精神,所以早期的战争片拍的真好。这种电影是能体现中国的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当得起国家的脸面。
80年代开放以后,也有一些故事片拍的不错,基本也是同样的原因,反映当时的社会变革和群众生活的真情实感,也获得了成功,比如现在已经有些争议的张艺谋代表的第五代的文艺片。
虽然在内核和表达上面这个年代有些争吵了,但是电影艺术层面是无可争议的巅峰。
然而2000年以后,中国电影资源是丰富了,票房是增加了,但是能反映中国国家精神和文化的作品少了。《小时代》《美人鱼》票房好不好,挺好的,能反映国家的脸面吗?不能。但是《战狼》《红海行动》能,《流浪地球》也能。
美国好莱坞什么类型电影都有,但能代表美国脸面的是《星球大战》《终结者》《异形》《独立日》,甚至是《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等等。后者剧情片不提,只有前者这种工业大片才是美国拍的出,其他国家拍不出来的。
《球2》相比《球1》就相当于《异形2》之于《异形1》,《终结者2》之于《终结者1》,这是可以传颂2-3代人的青史留名之作。它之所以能够代表中国电影大片的脸面,是因为它不仅显示了中国的软实力,更显示了中国的硬实力,而且是以无法辩驳无可否认的方式,直接拍在你面前。
《球2》不仅比前作要更好,方方面面好的都不是一点点。相比前作,他更贴近科幻片的主题,同时探讨的内容也更丰富。如果观看的时候足够认真,那么随时随地都能体会到科幻片所带来的震撼感。独特的编年体叙事结构,仿佛这不是科幻片,而是描绘着未来的历史。
外媒给《流浪地球2》打了30分,好的很。不如此,不能显示《流浪地球2》的突破和影响力,这个分数反而可以作为流浪地球2的一个指标。
如果未来《流浪地球3》能够全面突破,完成度还更高。那么《流浪地球》系列,明显超越了《星际穿越》,到时和《异形》系列,《终结者》系列,《黑客帝国》系列等等,角逐影史最好科幻系列大片的宝座。
到时就能与《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一众经典入驻客全球科幻电影黄金殿堂。
是封神之作,还是吹捧了?《流浪地球2》的意义该有标准了
我相信不少人可能认为《流浪地球2》只是一部科幻片而已,有些人可能想到对于中国影视工业的奠定,再深刻的想到对于中国流行文化的影响力。说实话,这都是小瞧了这部电影,小瞧了这个系列和背后可能带来的意义。
电影或者说承载文化内容的产品,它天然有一个其他行业不具备的属性,它能直接让不同精神世界的人类进行优质的交流,能跨越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差异,排除“中间商”的影响,直接让两个文明体系下的人在情绪上交融,在文化上交流。
国家的政治、军事、科技和经济的力量再强,也需要有一个精神文化世界相互理解的平台,让别人来共情你,认同你。不然就像是深渊,因为捉摸不透,理解不了,就很容易激化出不必要的矛盾和分歧。
《球2》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讲的可以说是历史故事,是中国数千年来面对天灾人祸时的故事。讲了有一些人把个人利益让出来了做出选择,他们对于别人做了真善美的事,然后牺牲自己站出来承担巨大的责任,这是一种文化价值观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让我们移山填海,让我们造物万千,走到了数千年后的今天。就像moss和刘培强的对话,moss说人类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刘培强说,我选择希望。
所以,这个讲好了这个故事,具备这样一个文化内核的《流浪地球2》,它就不仅仅只是一部影片。他是中华文化在科幻视角下的具象化。这个时间注定会会往前走,有一天有人问什么是我们这代人的中国文化。
我们会很高兴这代人中国人有了代表性的作品,《流浪地球》系列这样的中国科幻大片,这就是这个时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代表了。
相比之下,对于中国影视工业,中国电影产业,再到中国流行文化等等。这些都只是对于当前中国文化作品的构建,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看到《流浪地球2》这样的作品,不但会觉得同期很多国产电影看着不带劲了。
漫威,DC等等好莱坞商业大片也一样,这对于普通观众也是善莫大焉啊!毕竟这年头,全世界的电影都越来越烂了,特别是商业特效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