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庆余年》女一号李沁的片酬比男一号张若昀差这么多,男女不平等吗?
电视剧《庆余年》演员片酬对比。
张若昀饰演范闲,片酬2750万。
陈道明饰演庆帝,片酬2000万。
李沁饰演林婉儿,片酬600万。
吴刚饰演陈萍萍,片酬500万。
干荣光饰演肖恩,片酬300万。
宋轶饰演范若若,片酬200万。
辛芷蕾饰演海棠朵朵,片酬150万。
肖战饰演言冰云,片酬150万。
田雨饰演王启年,片酬120万。
李纯饰演司理理,片酬120万。
王阳饰演滕梓荆,片酬80万。
李小冉饰演长公主,片酬80万。
近几年来网上爆料都说明星的片酬很高,是很多普通人往往辛苦打拼一辈子都拿不到的。
片酬,是明星表演收入,就是明星拍戏、接综艺、接商演得到的报酬。表演收入是明星本职收入,在明星收入中占大头。拍戏时,明星经纪人跟导演谈片酬。
片酬有固定片酬和比例片酬两种。固定片酬一般按照演员的等级和演出时间来定,而比例片酬则一般按照影视剧或电影的票房收入和演员的表现来定。
一、固定片酬:是指演员在参演影视剧或电影时,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的报酬。固定片酬一般按照演员的等级来定,等级越高,报酬越高。比如,一线演员的固定片酬比二线演员要高出很多。此外,固定片酬还可以按照演员的演出时间来定,演出时间越长,报酬越高。
二、比例片酬:比例片酬是指演员在参演影视剧或电影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的报酬。比例片酬一般按照影视剧或电影的票房收入来定,票房收入越高,报酬越高。此外,比例片酬还可以按照演员的表现来定,表现越出色,报酬越高。
国内明星片酬,与明星商业价值正相关,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空间就越大,片酬就越高。一线明星大多是一年上千万元的收入,甚至上亿元。
大牌明星可以收获全社会的掌声和鲜花,他们出演各种大电影,担任主角,接拍高价的广告,到处走穴赚出场费。但是二三流的明星却没有这种待遇,他们在电影里只能担当配角,只能接拍不知名的广告,出场费也比较少。
刚出道的演员,既没人气,资源也不多,接戏全依赖经纪公司,即便是赚了钱,拿到手里的也不多。
首先经纪公司要抽成,抽成比例还不低。韩国sm公司跟旗下的艺人团队抽成,艺人被压榨的很惨,有七三分,还有八二开。羽翼未丰的艺人,靠着公司才有戏拍,也只好接受了这个条件。
明星赚到钱还得分给团队里面的人。顶层明星配置,包括经纪人、商务和公关人员、一名策划人、一名司机艺人和一名生活助理。
明星赚得多,但花得也多。一个明星,衣食住行都得讲究,特别是打扮、穿着,需要昂贵的名牌维持排面。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这种光鲜生活的明星,需要钱来维持体面,花钱如流水,甚至入不敷出。
目前国内明星的价值定位仿佛走进了一个误区,不管是制片方还是影院的播出方,都非常买明星效应的账。
在这种畸形的市场氛围当中,有许多本来非常优秀的电影,由于缺乏明星面孔而一再赔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