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剧荒,因为想找个电视下饭,也或许是看到了剧名下面扫黑除恶的介绍,点开了这个才更新几级的电视,当时可能也是觉得不会追下去,就权当随便看看,毕竟当时这个剧名确实没有吸引到我,更别说没看过这类题材电视的老婆。
中规中矩的开头,甚至忙着吃饭,都听不到平时老婆看电视时讨论吐槽的声音。直到政协副主席被吓死才听到老婆说:“真的会被吓死吗?”“是被吓死了,可能是本来就心脏不好。”
接着又是平静的看着,直到看到一半,高启强满脸是血的出现,在局里反驳“我砸的是我的电视”那一刻,我才发现老婆有点想要流泪。也是从这里开始,老婆每天就问《狂飙》更新了没。
到后面,我老婆就开启了激动骂人加流泪的模式,可怜高启强到哭,骂高启盛,骂黄毛都快消音了,反正就是特别投入的在追电视。只是没想到,原来全网都差不多。
高启强成功的让扫黑除恶题材的电视出圈了,虽然很多人只是为了蹭个流量,但这依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老公,真的有这样的吗?”
“电视都来源于生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黑恶势力是文明之殇,社会之痛,在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破除黑恶势力顽疾,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看扫黑题材电视的,纪录片、电影、电视看了一堆,这些影视作品会给我带来惊讶,震惊,惋惜,痛恨等一系列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吸引着我看这类电视。
“卖鱼,买等离子电视……”
“读孙子兵法,品启强人生”
……
希望玩笑过了就过了!
回归生活,欺凌霸市的人不管多无奈,多励志,也不应该被作为效仿的目标大肆宣扬。
记得初中那会,很流行“红兴”,我们学校就有不下十个红兴帮,还有一些别的帮派,没事就学校门口看谁不顺眼,打架倒是没少见。
也真巧,无意中看了一套叫《黑手党》的丛书,从意大利黑手党,美国黑手党,哥伦比亚黑手党,泰国黑手党,到日本黑手党,那个年纪的我,不明白书本背后要讲的道理,只是被那“无以伦比精彩的人生”吸引着。
确实,叛逆的时候谁又不想要“酷”一点呢。也是在那时,第一次喝了酒,第一次觉得抽烟很帅。现在想想,庆幸自己因为丙桃体容易发炎适应不了烟,庆幸自己被“兄弟”保护的没有参与“校门口”。
可是,那些不参与的,就不存在了吗?
那些当年校门口“给哥点抽烟的钱”不是黑社会吗?可能充其量只是小混混,可是,我记得我妈总是说“外面那些黑社会打架,不要出去”,然后我被禁止晚上十点以后出门。
那是学生时的我的记忆,那,那个时间,大人们的记忆里又是谁和谁呢?
我相信很多90后的记忆里,“校门口见”依旧是“打架”的意思。我也相信很多经历过那些时间的人的记忆里,也有那个“京海市的高启强”。
只是现在都没有了。
所以,是什么去掉了这些?是什么不再让妈妈说“外面危险”这样的话?
扫黑除恶。
所以别忘了在疯狂玩梗的时候,给以那些“白了头发的安欣”崇高的敬意,毕竟是他们给了现在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