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跳舞?”
“跳舞,哪有为什么,能跳就跳呗。”
这是电影《摇摆狂潮》中的一段对白,当中国战俘小胖被韩国俘虏姜炳三问到为什么喜欢跳舞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为什么。
《摇摆狂潮》(2018)
跳舞或许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曾以舞蹈的形式庆祝、求偶、祭祀,这种原始的舞步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从阳春白雪的礼堂剧场,到下里巴人的街头广场,无论是艺术性的表达,还是生活化的娱乐,舞蹈逐渐演化成与文化密不可分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舞蹈也常常被看作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意向和对自由意志的向往。
《歌舞青春 3》(2008)
刚刚过去的 2022 年颇为坎坷,我们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和静止。但阴霾总会过去,2023 年也已然到来。自由的灵魂是无法被困住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还可以跳舞。
每当吉他噪音又响起,电流穿过我和你,你要一起跳舞吗。
《周末狂热夜》(1977)
“1
爱乐之城(2016)
《爱乐之城》(2016)
两个小时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追梦、关于爱情、关于相互支持最终又相互成全的故事,浪漫却又现实,引发无数共鸣。作为一部传统的歌舞片,《爱乐之城》中每一次情节的递进都有舞蹈的参与,以视觉化的肢体语言,传递着细腻又澎湃的情绪。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场盛大而欢快的群舞:堵车的洛杉矶公路上,一群年轻人跳出车外,以歌舞传达追梦的热情和内心的躁动。普通的小人物也有着梦想和勇气,生活虽然令人疲惫,但随着晨光的到来,又会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爱乐之城》(2016)
全片中最经典的应该就是男女主赛巴斯汀和米娅在华灯初上的夜晚里共舞的一幕。这是一个无人的山顶,身旁是寻常的街灯与长椅,两人似乎还在互相嫌弃,可默契的舞蹈已经替他们诉说了心迹。舞蹈在这里替代了语言的告白,让感性的爱情故事就这样顺其自然地发生了,在这个“被浪费的良夜”里,无需过多的理由,浪漫缱绻的氛围已经说明了一切。
《爱乐之城》(2016)
“La La Land”在英语中指的是一种极乐的、在梦境中一般的的精神状态,而影片中的歌舞也正是“La La Land”一般的乌托邦,充满了梦幻的美好,让我们短暂地脱离了残酷的现实。
影片的结局也是如此,已经分开了五年的赛巴斯汀和米娅偶遇在爵士乐吧,米娅幻想了一段温暖却又让人心碎的蒙太奇,她与塞巴斯汀再次相遇、相爱、共舞,爱情并没有因为分开而消散,只是现实逼迫他们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当曲终人散时,他们也再次回到了现实,回归各自的轨迹。
《爱乐之城》(2016)
“2
在我消失之前(2014)
《在我消失之前》(2014)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救赎的故事:早就对生命失去了全部热情的里奇决定自杀,却在割腕时,收到很久未联系的姐姐玛姬的电话,请求里奇去照顾她的女儿索菲亚。 就这样,里奇见到了早熟且严肃的索菲亚,他俩上演了一出从关系紧张到相互依赖的家庭情感戏码,最终里奇与姐姐和解,获得了生活的动力。
《在我消失之前》(2014)
索菲亚最初是看不上里奇的,她在妈妈严格的教育下过着如同转动的齿轮一般的生活,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严丝合缝地对上节奏。而里奇全然不同,他出入在各种昏暗破败的城市边缘,颓废而可悲。影片中舅甥二人之间的第一次“改观”发生在索非亚看了里奇幼时画的翻页书后,她发现原来这个看似失败的舅舅,也有一颗有趣的、充满冒险精神、美好的内心。
而影片中唯一出现的舞蹈场景也正是在这次改观之后。索菲亚开始好奇关于里奇的一切,也对这个素未谋面的舅舅放下心防,她第一次表现出了和她的早熟性格不同的一面。“天哪我爱这首歌!”她这样说着,并开始在保龄球道上跳舞。
《在我消失之前》(2014)
索菲亚的舞步非常简单,只是一些最本能的律动,而在里奇眼中,整个保龄球馆都被索菲亚所感染,一起跳了起来。索菲亚终于展露出了符合她年龄的天真和对人的关切,她会邀请里奇共舞,也会在发现里奇受伤的手腕后为他包扎。
索菲亚让里奇意识到他是被需要、被依赖、别关心的,他在世界上还有一处来自亲情牵绊。在影片的最后,里奇写道, “亲爱的维斯塔,我偶然发现另一部分的我想看到明天升起的太阳,这部分的我埋藏在我身体里许久。我在想,去经历生活,去想消失的爱人也可能活在某个角落,我猜想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消失之前》(2014)
“3
毕业舞会(2020)
《毕业舞会》(2020)
“歌舞片让世界更美好”,这是好莱坞歌舞片创造者的一句经典口号。即便是这部毁誉参半、并未收获一致好评的《毕业舞会》,它的创作出发点也无外乎如是。
影片讲述了百老汇老牌明星迪迪和巴里在新作失利后,前往民风保守的印第安纳州,帮助被毕业舞会驱逐的同性恋女孩艾玛再次参加舞会,以重振他们的演艺事业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看似政治正确又毫无新意,但它确是导演瑞恩·墨菲真实经历的写照。
导演瑞恩·墨菲
墨菲出生并成长于印第安纳州,在15岁时被母亲发现了他身为同性恋的秘密,还被带去诊所试图治好他的“不正常”,这与片中的巴里的经历相似。墨菲在高中时期不受欢迎,做不了主席,去不了舞会,这些也与艾玛的经历如出一辙。这部关于平权与治愈的电影,可谓是墨菲对于曾经的不公待遇所进行的一次有力而浮夸的回击。
与传统百老汇音乐剧一样,主角们的每一次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述都是通过歌舞的方式展现的:影片最初,迪迪和巴里闯入学校会议,跳着浮夸的百老汇式的舞蹈为艾玛声援;安吉以“福斯女郎”的舞蹈,教会艾玛“有魄力的女孩无人能敌”;迪迪在明白了自己的功利会对人造成伤害后,跳了她从前主演的《这位女士在进步》中的舞步来表达自己的改过;最后,艾玛为所有人举办的舞会获得了大成功,她也终于如愿,与女友爱丽莎在舞会中翩翩起舞。
《毕业舞会》(2020)
现实生活中的磨难远没有影片中的那样容易被跨越,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值得一场盛大的舞会。
在片中,有着这样的一段歌词:如果音乐足够刺耳,无人会在意你那不羁的心灵会爱上谁。让人们看看,这世界有一天会变成怎样,如果我们抓住机会,梦想便可能成真。但在那天到来之前,让我们一同起舞。
《毕业舞会》(2020)
“4
弗兰西斯·哈(2012)
《弗兰西斯·哈》(2012)
在长达 86 分钟的黑白画面里,影片讲述了一个为生活和梦想而奔波劳碌的 27 岁女青年,弗兰西斯·哈的故事。她梦想着成为舞蹈家,却始终只能在一家经营不善的演出公司做学徒,靠着群演的工资,有一搭没一搭地支撑着她在纽约昂贵的开支。生活虽然困难,但弗兰西斯有舞蹈,有她好得宛如“除了发色不同的另一个自己”的朋友索菲,一切都还能继续,直到索菲突然提出要搬走,随之而来的是分手、无房、失业,弗兰西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中。
《弗兰西斯·哈》(2012)
弗兰西斯只是一个普通而不走运的小人物,好在她足够乐观和坚强。在影片前半,弗兰西斯随时都会跳起舞来。在她还与索菲同住时,她们会一起在公园“表演”,弗兰西斯跳舞,索菲伴奏,这是全片中弗兰西斯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当被新认识的朋友问到是否可以为他们展示几个舞步时,她也会大大方方地跳舞回应。即便是后来因为失去室友且无法支付高昂的房租,弗兰西斯不得不搬家,她背着包在唐人街上一路小跑,也忍不住要做几个跳步和旋转。
《弗兰西斯·哈》(2012)
但即使是这样的弗兰西斯也会被现实搓磨到消沉。从被演出公司踢出圣诞表演名单并暂时被裁员开始,弗兰西斯就很少跳舞了,我们再也看不到她大大咧咧又傻里傻气奔跑的样子。在失去工作、没钱租房的情况下,弗兰西斯还是拒绝了主管劝她转做文员的建议,并假称自己马上就会有新的工作,她还将继续跳舞。
但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背离,让一直以来坚持舞蹈梦的弗兰西斯陷入了迷茫。她是执拗的,她或许也知道自己天赋有限,难以成为一个理想中的舞蹈家,但对艺术的不妥协和过分的遐想,让她始终难以接受现实。而周围的所有人都与弗兰西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要么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拥有属于“27 岁”的成熟人生,要么家庭本就富足,不需要为生计而忧愁。仿佛只有弗兰西斯一个人,依然没有抓住生活的重心,在自身定位的边界摇摆不定。
《弗兰西斯·哈》(2012)
弗兰西斯最后还是接受了做办公室文员的工作,我们也得以重新看到她跳舞的画面,在广场的喷泉旁,在没有人的舞台上。影片中没有详细地展现弗兰西斯心态转变的过程,但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大约也是如此,不断累积的失意最终推翻了心中的执拗,接受现实的不得已或许也没没有那么难。
弗兰西斯没有放弃她的舞蹈梦,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坚持。这不是她理想中的结果,却是前所未有的松弛状态,她终于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搬进了梦想中的宽敞公寓。她接受了自己的不足,接受了周遭的变化,并继续舞蹈,继续笨拙而真诚地生活。
《弗兰西斯·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