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甚是想念,今天想了想写了这篇文章,因为一部老电影,电影名叫《解放》,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87年12月份上映。这部电影主要情节就是中国北方某城,一个拥有数万名职工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出现了“解放牌”汽车滞销的严重局面,这个20世纪50年代的骄子,在80年代几乎成了弃儿。由于产品滞销,厂内资金缺乏工厂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面对这一严峻的局面,以汽车厂厂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作出了老车停产、换型改装、全厂职工背水一战的决定。总装线上,人们在向披红挂花的老解放车告别。不久,国际名牌汽车拉力赛开始了,换型后的新“解放牌”也加入其中。解放汽车厂的老车换型终于成功了,企业终于摆脱了困境,从夹缝中挤了出来。
其实从情节大家就能看出来这个电影讲的就是一汽的故事,整个故事背景就是在1979年到1988年末,此时是解放车的换型改造时期,又称一汽的第二次创业时期。接下来根据电影情节咱们来看看当时从一代解放CA10/15型车到第二代CA141型车这其中改型的故事
电影的开头以彭汉厂长带领的团队到北京做汇报,提出目前解放汽车所面临的情况,其中的台词就把当时的情况说的很明白了。在电影中,彭厂长说:“30年,在历史上可能是一瞬间。但对于企业来说,30年不更新是要老化的。30年来我们只生产一种车,在50年代是骄子,到了80年代成了滞销品。人们说我们是30年一贯制,可是这顶帽子我们是不愿意戴的。这其中我们搞了几十种换型方案,由于企业没有自主权,换型方案根本无法实现。”
彭厂长这段话这其中正是当时一汽当时的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一汽的领导向上级申请,希望每年一汽能自购自销一部分汽车,自销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只有权力下放后,一汽才能挣钱用于企业发展。但上面不同意,资金问题难以解决。其实当时换型需要的资金并不多,但一汽没有自主权,产品价格由国家定,利润也全部上缴,当时政府也不可能为一汽提供新产品开发资金,因此一汽自己没钱搞发展,没有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一次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一卷卷的图纸都被束之高阁,最终得到了一顶“三十年一贯制”的帽子。
彭厂长接着说道:“84年,进口车140万辆,花去外汇130个亿。而对老的、大的企业的第二代产品的开发却很少投资与关注。新型车的换型对于我们厂来说生死攸关!说心里话,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汽车靠进口。天天听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朋友远方来,喜乘三菱牌,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进口车对国产车的冲击是有的,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国产车与进口车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时。当时大量进口车的出现对于像解放的国产品牌来说压力巨大,可是由于没有开发新车的资金,也就只能按着计划继续生产老车型,而这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老产品的大量积压。
在从北京返程的航班时,彭厂长在飞机上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他们的老解放单枪匹马的行驶,而前方则是一排卡车形成的“车墙”,老解放以一种几乎悲壮的姿态,撞向其中一辆,玻璃破碎的声音响彻耳边,而其他的车也纷纷围了过来。这其中除了进口车也有来自国产对手——东风的压力。其实,从1962年开始,一汽就开始二代车CA140的研发。二汽成立后,第一机械工业部有明确要求,二汽产品要保留CA140的主要特点,性能指标绝不能低于CA140。1967年,一汽解放就完成了换型产品CA140的全部研发工作,但为了支持二汽的建设开发,一汽不仅将CA140的图纸、技术转给了二汽,还送去了一批专业的研发人员,东风EQ140就由此诞生了。
视线一转,彭厂长在储车厂看着2万多辆解放车,而库存越来越多。一直思考着,从画面中我们看到,除了当时的CA15以外,也有CA30越野车的库存。而这源于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这就是后来的“军队要忍耐”。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与经济建设相适应。所以像越野车这种装备的采购自然也受到了限制
为了新型车,彭厂长只能想尽各种办法筹措资金。由于受进口汽车涌入、国内银根紧缩、二汽竞争等因素影响,老解放的销量从过去最高时每月6000-7000辆跌落到200-300辆,库存积压达到2万多辆,外部拖欠车款3亿多元。对于这些库存,降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销售处的同志说,已经降到25000一辆了。而厂长说:“我们的车就是要跟东风和外国车竞争,物美价廉”。而此时销售处的同志则说:“我们的车早就不美了,不像三菱车好卖”。进口车的压力虽大,可也得迎头上啊。不仅降价,销售处所有人跑到全国各个地方推销解放车。这也是当时最好的方法了。电影中一个储车厂的班长曾经说过:“眼看着车轱辘已经陷到泥里,还往前开,还不刹车”。当时的所有人都知道厂子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也是真心希望新型车的研发和投入市场。
事情终于迎来了曙光,1979年,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一汽有了一点计划外超产车的自主权,于是便用多生产的车交换了与工厂生产发展密切相关的紧缺物资,自筹换型改造资金,一汽人在默默酝酿着改变的力量。
1986年9月29日,最后一台老解放下线,在30年的生命周期中,CA10系列共生产了1281502台,这个数字几乎占到了那些年中国汽车产量的一半。工人们为这台车系上了花,簇拥着开下了生产线,除了对于它们这个陪伴了30年的伙伴的感情,也是憧憬新车的喜悦心情。
接下来的故事主要就是讲述换型时遇到的困难,为了筹措研发资金,一汽当时发行了债券,砍掉了很多次要项目。此时的竞争对手也开始以更好的条件来挖走厂里的技术人才,有些合作的企业也推出了解放联营公司。工人的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需要改善。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人的力量体现出来了。工人拿出自己的钱支援新车研发。无论是研发人员还是总装工人,大家加班加点参与到新型车的工作当中。有人曾问过:什么叫中国速度,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正是有无数中国汽车人的参与,我们的汽车工业才会到达现在的高度。
在一篇对曾任一汽汽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CA141汽车主管设计师田其铸的采访中曾说:1980年7月17日,总厂下达了CA1415吨载货汽车和CA6102型顶置气门汽油发动机的设计任务书。同年10月就开始了方案设计工作。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我发现原设计任务书过于迁就对老产品的继承,例如要求新车轮距、轴距及车架的长度与老解放CA10B相同,传动、转向系统也没有多大的改变,而且没有考虑选装柴油机。这样的方案固然可以节省换型改造的费用和时间,但是从技术上看起点过低,尽管当时我国尚未地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内汽车业仍是卖方市场。老解放供不应求,国家还大量进口汽车,但我已经预感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是简单地按照原来的设计任务书设计一个技术落后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车还是积极地提建议设计一个技术先进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我当时决定一边组织设计人员按照原来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一边提出了包括十项建议的新方案,其组要内容有:选装6110A、6102D和6102BQ6柴油机;采用膜片弹簧式单片离合器;采用同步器变速箱;选装单级后桥;采用循环球转向机;采用等宽车架,改变轮距和轴距;采用新前轴等。这些建议在汽车研究所领导召开的技术委员会上得到了一致的赞同。1981年,总厂听取我的建议之后,作出了重大的决定:采用新的车架;轮距和轴距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变动,采用新的前轴和悬挂系统;除原来规定的采用CA6102顶置气门汽油发动机外,还可以装6110A、6102D和6102BQ6柴油机。由于工厂换型改造资金有限,时间又紧迫,对于传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决定分两步实施,先按照原计划对老解放的结构做些改进用于初期的CA141上,同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在七五期间投产全新的传动和转向系统,实现全面换型。第一轮试制图纸在1981年5月全部发出,10月初试制出第一辆样车,年底前共试制出6辆样车。与此同时,CA6101也试制完毕。随后就开始了全面的试验工作。CA141车进行了420小时的道路模拟强化试验,一万公里强化道路试验。第二轮设计工作于1982年4月初结束,并发出了试制图纸。将车头前悬置点前端与车架纵梁之间改为弹性连接,将气缸体局部加强,机油泵前移改由曲轴齿轮驱动等,从而解决了车头、车架横梁、车厢纵梁和气缸开裂,机油泵传动齿轮早期磨损问题。第二轮试制的样车一共生产了7辆。经过三轮的试制和反复试验,CA141经过了国家的鉴定。当时出席鉴定会的领导和专家都认为,解放CA141型5吨载重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平顺性达到或优于三中日本和一种美国同类汽车水平,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以上内容来自网易汽车中国制造专题采访)
首批试制的新型车终于下线,还参加了名牌载重汽车两万五千公里拉力赛,与各个竞争对手来了一次实力上的竞赛。(不出意外的话,这些陪跑的选手都是当时一汽汽研所的研制样车,因为当时轻型车也就是后来小解放的研制也开始了)
由于新型车的卓越表现,厂里被通知去北京进行新车汇报,由老厂长带队出发,全厂职工迎着雨送别汇报车队,电影最后,彭厂长在规划着厂里的未来,建立新基地、新厂房、新的职工公寓、公园等等。最后在CA141驰骋大地的镜头中,电影结束了。
我感觉这时候电影里的每个镜头都非常的好。所以我说这个电影值得一看,从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当时国产汽车所面临的问题,一代汽车人为了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以及新车试制成功的喜悦。
接着再说说我认为这个电影里很多值得一说的细节,首先是彭厂长的座驾,当时一汽试制的红旗CA750,在CA770停产以后,一汽一直在做着复产轿车的准备。CA750当时有两种方案,一个是以道奇600为原型设计新红旗。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很了解了。而另一种方案是以日产五代公爵为基础设计一款全新的红旗轿车,CA750的试制过程很快。从图纸到成品一年多的时间样车就试制完成,并且在此基础上还研发出三排座的CA760轿车,但是最后的结局都是没能量产。
另外就是电影里面的演员了,说几个我认识的。电影里认购15000元债券的工人饰演者就是著名演员刘之冰,穿着军装的厂保卫干部饰演者就是喜剧之王赵本山。之前说过饰演储车厂班长的演员朱德承后来又拍了一部有关一汽职工生活的情景喜剧,叫《东北一家人》。
此次文章收集资料有限,希望有更多了解国产汽车历史的人能多多科普,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