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了3年,女儿上一年级就哭了:只有我不识字!

时间:2022-12-13 04:48:11编辑:揭秘君

上幼儿园的时候只学了如何“玩”

上了小学就开始着急

这该怎么办?

最近19楼APP有网友发帖

小女儿上了一年级情绪不好

是不是都因为错过了幼小衔接…

19楼APP用户@鱼篓上钓鱼

邻居家一直学习不错的小丫头,开店了,关键是开了一个那种很小的首饰店!一直让儿子多学学姐姐的我,突然没了台词……

邻居小姐姐比我家儿子大五、六岁,小姐姐数学很好,以前暑假我还督促儿子不会的题可以去问姐姐。这些年一直相处很好,小姑娘也乖巧,喜欢打扮自己。单眼皮割成了双眼皮,从小我就让孩子一直把她当作榜样,多学学小姐姐!

我没告诉儿子她去开店了,因为上次我们隔壁的西餐厅也是大学生开的,他就说了一句:要是上大学是为了开店,那岂不有点浪费了?

老大数学不好,老二语文不好!在辅导老二的时候,老二突然哭了。

“妈妈,我好后悔,我幼儿园的时候只知道玩,他们都在认字。现在一年级了,我不认识字!他们都认识了!妈妈我现在感觉自己好笨啊!”七岁的老二越哭越委屈。

我说,刚刚一年级不是应该学习认字吗?不认识很正常啊?咋就成了笨孩子?

老二擦干眼泪,我说我们看看哪些不应该属于一年级小孩的作业与文字,深吸一口气!记住,你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因为你不会才学习,如果这些你都会了,要学校干嘛?

“妈妈,可是我的同学他们都会,他说这些在幼儿园就学过了,为什么我的幼儿园就是玩!就是画画、做手工!”

我必须要深思熟虑一下,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必须要把她的心结给梳理一下,不然突然要认识这么字,她会很吃力。

“妈妈问你,你的同学都会了?”

“是的,就我不会! 老师点着我的头说‘你咋就这么笨’, 我不喜欢别人点我的头,尤其是这样。“说着,她的小手在头上点了几次。

“那这样,你慢慢的学认字,如果只有你跟老师的时候,慢慢跟老师说:老师不要这样点我,可以改成打手吗?”

老二刚刚上小学有点不适应,很贪玩,开始几天她跟老师还怄气,原因是:老师上课不给我玩!

后来跟她说了好久,她才理解到,小学不是幼儿园,现在开始要认真上课学习,不能随意的想玩就玩了。

她有午睡习惯,前半个学期,班主任说她想睡就睡,关键是还叫不醒!你好不容易把她拉起来了,她还觉得你打扰她睡觉了,趴下继续睡!

我同样也是跟她探讨了一下,大概一个礼拜后,她上课不睡觉了。

她连着好几次,问我今天能请假吗?我就知道她学习上又遇到困难了!

“你今天请假躲过了一天?那你明天呢?”

“明天就星期六了,后天也不上学!”

我哈哈大笑起来。

我就说,我生的孩子怎么可能笨! 你看看你多聪明,妈妈都忘了。

她跟着我一起笑了起来。

“你看到哥哥了吗?他乖不乖?”

“哥哥有时候乖有时候不乖!”

“所以你也一样,你的生活也是有时候好有时候就不好,不能只捡着好的生活,不好的要想办法变好,好的继续好。你看到我打过哥哥吧?知道为什么我不打你吗?”

“不知道……”

“因为你比哥哥优秀,你看看你做事认真,积极努力。哥哥马大哈,丢三落四,你看你刚刚上一年级就会整理书包,还帮妈妈整理衣服。对吧?你比哥哥更优秀。”

一边聊天她一边拿起书包去上学了!

对啊,我生的孩子应该不会很笨。

就是我们这代人会不会对孩子用力过猛了?太望子成龙了?我属于被迫赶路的人,我不赶上来,我的孩子会哭!

幼儿园上了3年,玩了3年,让刚刚幼升小的孩子倍感不适应,类似的情况19楼APP里很多家长都经历过,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家长,都需要一个过渡期。

不过有网友表示,上不上幼小衔接,其实对孩子之后蛮长的学习进程来说,影响不大。

但现在的学生,卷也是真的卷,一年级一上来进度就不慢,等慢慢升到高年级,也是各有各的压力。

因此有家长总结经验,可以提前学,但不要学太多,从而保证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对知识还有好奇心,不会因为学得多就懒散、放松。而且提前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也是对孩子做心理建设,将知识分摊在更长的时间里,帮助孩子消化吸收,减轻心理压力。

或者是耐心等待孩子的后劲爆发出来,将前期最基础的知识融入生活,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慢慢接受、运用,或许效果会更好。

同时也有一部分家长表示,小学之前,对于孩子来说,除了知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也至关重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力”比传授具体的知识点更为实用,这可以让孩子受用终身。

而且家长的心态也要放平、放好,接受自己和孩子的平庸,才能在学习之路上走得更长久、自如。

新闻多看点

这几年,关于幼小衔接的讨论非常多。家长们往往容易焦虑: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的课?意义是什么?上与不上会拉开差距吗?上的话,学习重点要放在哪里呢?……

其实,幼小衔接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

19楼APP网友@徐老师的幼教园也曾就此发帖表示,幼小衔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管理自己。

幼儿园和小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幼儿园是什么老师都会管,比如会提醒要喝水,要上厕所等等。而且一般的老师都会在课间提醒孩子去上厕所。课间休息也有老师管着安排玩玩具、看书、区角活动。

小学不一样,小学老师一般只是在上课的时候管理孩子。课间以及中午休息时间,孩子们有更多宽裕的自由时间。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提醒孩子,在课间的十分钟休息时间,要做好喝水,上厕所等等工作,养成管理自己的习惯。要看好课程表第二天有什么课,以便于在家的时候准备第二天要上课的东西。

很多幼儿园注重的幼小衔接都是表面上的东西,而从幼儿园到小学,更需要培养的是孩子们管理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大班的第二个学期,我就不再提醒他们上厕所喝水,只是开始不断强调这些事情要在课间休息时完成,一两个星期孩子们就很适应了。在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要去上厕所,我也会和他们说上小学的时候上课的时候上厕所告诉老师,老师也会让你们去。但是这样会漏掉一些学习上的东西,所以上厕所喝水等等,最好是在下课的时候就做好。但是这些话等到上小学,小学老师可能不会告诉孩子,所以爸爸妈妈就要做好这些工作,以让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话。

这个管理,不仅仅是指生活上的习惯,也包括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的管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注意:不要盲目互相攀比,忽视自身发展;不要盲目急于求成,忽视循序渐进;不要盲目单方教育,忽视多方合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主要包括“四大准备”。

一、身心准备

总的来说,身心准备主要是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1.建立积极的入学心态。

2.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

3.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

4.树立强烈的自信心。

5.培养幼儿喜欢运动的习惯,保证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提供各种体育器械或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和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二、生活准备

在生活准备方面,家长们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习惯:

1.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任务意识。

2.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3.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请不要让孩子在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进行读、写、画,不让孩子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

三、社会准备

在社会方面的准备,家长朋友主要注意以下三点:

1.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合作。

2.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3.注意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主动与同伴、老师问好。

四、学习准备

在学习方面的准备,既不是让孩子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也不是让孩子学会加减法,而是培养以下能力和习惯:

1.逐步调整一日生活作息。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在家里承担一定量的劳动任务。

关于孩子的幼小衔接

你还有哪些好的经验和想法?

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

19楼(my19lou)综合自19楼论坛、《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编辑:欧文

审核:宛如

上一篇:有趣!椭圆机还能这么玩!

下一篇:征片|2023英国 Odyssey 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