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协同发展谱新篇
秦皇岛日报记者 安淼
作为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北戴河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斌在北京和秦皇岛之间往返了10年。这期间,他见证并感受着——高校与地方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一颗颗来自北京的创新种子“走出”实验室,深扎进秦皇岛的土地,萌发、生长、开花、结果。
加速产业协作,共享抱团发展红利
近几年,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针对北戴河新区的生命健康产业、卢龙县的甘薯产业、山海关区的大樱桃产业、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板栗和中药材产业,以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物技术和康复产业等县域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合作与对接。目前,研究院已为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华北制药秦皇岛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十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开发聚氨基酸肥料、土壤修复调理剂等产品,形成一批专利和技术成果。
作为一家从事消防电子产品制造的企业,恒业世纪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选择到我市“定居”,看中的是我市的消防产业集聚效应。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我市充分利用地理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一些京津企业“落户”我市后,实现转型升级、更新换代,成为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恒业世纪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家从事消防电子产品制造的企业,恒业世纪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选择到我市“定居”,看中的是我市的消防产业集聚效应。
“秦皇岛有海湾集团等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消防电子企业,在这里设厂,让我们更靠近市场。”恒业世纪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尹介文说,来秦皇岛发展给公司带来很多惊喜,“在北京我们租用生产场地,在秦皇岛有了自己的厂区。”
取长补短,借力京津,我市产业发展涌现更多新元素。
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以生物医药、 医疗器械、功能食品为主体,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去年,京津冀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在海港区开工建设。基地不仅聚焦解决秦皇岛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企业提供“双碳”监测、安全监管等公共型或专业型赋能服务,也加速产业引育,吸引一批非首都功能转移和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发展,为我市培育输送更多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
在承接京津产业疏解转移方面,近年来,北京威卡威北方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在我市竣工投产,中储粮粮食储备基地项目、国家电网新能源抚宁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建设。
推动养老协同,打造首选颐养城市
“这里空气好、环境佳,看病、买药也能用北京医保结算。”7月2日,在北戴河平安秦康颐养中心,刚上完手工课的北京老人孟秀清说,“在秦皇岛养老性价比高,每顿饭都是可口的营养配餐,每天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我和老伴儿可开心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三地民政部门齐心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目前,我市已经争取纳入北京养老项目,并向廊坊市北三县等河北省环京周边地区延伸布局范围。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来秦皇岛享受优质养老生活,我市民政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市共有养老机构59家,床位1万余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55%。”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艳梅告诉记者,我市出台了《秦皇岛市吸引京津老人来秦养老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形式、内容、职责、保障等四方面内容。我市民政部门还组织发动全市养老机构针对京津老年人来秦养老推出不同的优惠产品,如免费或成本价体验、报销路费、长期入住有折扣等。
为让京津老人更深入了解秦皇岛的养老情况,我市民政部门主动对接北京、天津民政部门,协调联合开展异地养老服务合作,先后组织全市民政系统、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业协会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与京津两地民政部门、街道等签署养老服务战略合作协议70余份,深入京津两地街道、社区开展宣传推荐65场次。
中国康养·恒颐汇·燕山院颐养中心和北戴河平安秦康颐养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西城区异地康养示范基地。今年以来,到我市养老机构入住的京津老人达1000余名。
“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均与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我市还争取省级环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3个,高质量改造异地康养床位800张。”张艳梅介绍。
升级协同服务,百姓收获更多幸福
“没想到孩子能在秦皇岛接触到北京的教育方式。”6月26日,海港区在水一方小学五年级学生张云博的爸爸张春亮说,学校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手拉手”之后,孩子的成长进步很快。
去年4月,在水一方小学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建立“手拉手”合作关系,在水一方小学的老师分批次走进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进行沉浸式跟岗学习,吸收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此外,在水一方小学还借鉴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打造属于自己的社团课程,向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迈出坚定步伐。
千年大计,教育先行。据了解,我市教育系统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北京先进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加快教育高位发展步伐。
签订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开展特色课程建设合作、建立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一对一“结对”帮扶……近年来,市教育局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加强与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房山区的中小学名校合作。依托优势资源,我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借助优质平台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学校结对、论坛研讨、课题研究、项目实践等形式交流经验,共建、共研、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同样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带来福利的还有市民刘晓宇。今年5月份,在北京出差的他因发烧头疼到医院看病:“用手机上的河北电子医保卡在北京看病,挂号、结算都很方便,而且还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跟在秦皇岛看病没两样儿。”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一直着力深化医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去年,河北省取消参保人员京津备案手续,北京参保人员到河北省就医使用北京医保目录直接结算,我市区域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京津冀异地住院就医“无异地”。
打通异地就医壁垒,更要让京津优质的医疗资源“流动”起来。
去年7月,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作为天津市肿瘤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天津向秦皇岛派驻7批次80余名医疗、护理专家,涉及放疗科、淋巴瘤科、乳腺肿瘤内科等18个专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天津专家顶级水准的诊治。
此外,作为国家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依托原军工医院院区已于1月5日正式揭牌运营,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建院区主体工程已完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成功纳入国家第四批区域医疗中心,派驻专家于去年开始在依托医院秦皇岛中医医院开设专家门诊。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秦皇岛融入其中、奉献其中、受益其中。站上新的起点,秦皇岛必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谱写协同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