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自己发布全行业周销量排行榜,这多少有点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感觉。
关于这件事情,无论是在车企还是在消费者层面都引起了非常激烈的争论。车企发布销量榜单,其本质上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再上升一点说就是一场“争夺流量的舆论战”。这种竞争态势不仅加剧了市场的混乱,也给消费者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扰。
车企之间岂止是“舆论战”,“价格战”的厮杀更加激烈百倍。针对这种无序的内卷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首提“反内卷”相关内容。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内卷”被定性为恶性竞争,价格战还打不打了?
打价格战,谁赞成谁反对?
价格战一旦开打,不管赞成还是反对,想活下来的只能跟,退出意味着认输。行业齐卷之下,无人能独善其身。但从汽车市场的反馈来看,2024上半年国内销量累计达到964万辆,同比仅增长1.6%。价格跳水之后,整体汽车市场的销量并没有想象中的跃升。
今年华为余承东曾说,长期来看,靠打价格战的车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从来没看到靠低价竞争走得远的车企,只有没有水平的人才打价格战,因为自身竞争力不行,是不得已而为之,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是得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5月9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星途星纪元上市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一直不赞成价格战,往下走总是有极限的,价格战就是降成本,降供应商的价格,供应商的价格降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牺牲质量。”
6月7日,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称,无休止的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他还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要认清内卷的本质,积极应对并走出内卷怪圈,为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广汽集团曾庆洪也表示,产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和市场规律决定的,但是企业定价要有理性和有底线,不能过度。让利可以,但让本不可持续。企业没有效益就无法生存,对税收、就业及上下游产业将带来不良影响。
今年7月,宝马率先公开表示退出价格战,奥迪和奔驰纷纷跟进。这也是行业内率先以实际行动反对价格战的典型。
价格战的恶果,最终还是用户承受
如果只有“卷死”自己,才能“卷死”别人,那企业又谈何发展?事实上,部分车企已经开始遭到“价格战”的反噬。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2023 年汽车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有5%,较历史正常水平下降较大。今年车圈“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崔东树预测汽车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会进一步下降至 4.6%,处于历史低位。
在激烈的价格战之下,可以说大部分车企都难以“笑着活下去”。据各车企2024年一季报显示,大部分虽然实现营收增长,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比如北汽蓝谷足足亏了10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亏损金额还要大。
当价格战浪潮退去后,大家赌的就是谁还能在明天站起来。无法盈利的车企被淘汰,雷丁、拜腾、天际、爱驰、恒大、威马、高合等曾经辉煌一时的汽车品牌,都纷纷出现在了倒闭破产的名单之上。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每一家车企的倒下都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事件的结束,更可能意味着成千上万个车主被无情地“遗弃”。他们不仅面临着车辆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无法得到保障的困境,还因为品牌倒闭而导致车辆价值大幅缩水。
导致车辆价值缩水的,不一定是车企倒闭。方程豹首款车型豹 5上市不到半年就宣布官降5万元,降价比例最高达20%,市场一片哗然!身处发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也没有人比中国新能源汽车车主更理解被割韭菜的感觉,人前是被所谓“用户企业”捧在手心里,人后就是出其不意的一刀。车企以本伤人的价格战,一开始是让消费者买到了便宜的产品,但最终车企在价格战中倒下伤害的也还是消费者。
不打价格战,打什么?
不少车企已经在探索“价格战”以外的提升竞争力的手段,通过多维度竞争,降低企业在成本、利润方面的压力。曾庆洪和余承东都曾表示过他们的企业不卷价格,但要卷价值。长安汽车朱华荣也对外表示,“别人卷价格,长安卷技术”。
“卷价值”、“卷技术”这些概念指的是企业在提升产品价值、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的竞争。与价格的内卷不同,这种“卷”更多地关注于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创新能力,通过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是更为积极的市场竞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