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在古代,有很多年龄的别称,什么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这些都是很多人知道的。那么弱冠之年是多少岁呢?为什么要用弱冠来形容呢?原来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这时候就会行冠礼,是古代男子的成年礼。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男子20岁古代时候关于年龄的别称很多,除了比较广泛的而立、不惑之类的,还有很多用的比较少的。所以很多也许不太明白其中到底有什么意思,于是就会有人问道弱冠之年是多少岁。在古代,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所以弱冠之年是多少岁呢,就是指男子20岁,不能用于女子。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女子满15岁结发,是及笄之年;而男子则是满20岁行冠礼。所以弱冠之年在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弱冠之年的仪式在如今,一个人满了18岁以后,就是法定的成年人了,一般都是会邀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开心的过个成年的生日。但是在古代的成年礼比现在可是严谨的多。弱冠之年就是男子的成年礼年纪,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
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
古人男子“弱冠之年”是指几岁?
弱冠之年是古代的人们在20岁的时候一种称呼,或者说是一种仪式,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意思就是表示男子已经成年了,因为那个年龄段人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强壮,因此用弱来进行形容。
弱冠之年简介
古代的男子在到了二十岁的年纪,也就是弱冠之年之后,要在自家的宗庙里举行加冠礼。一般来说,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特邀德高望重的贵宾为行冠礼的男子加 冠。在加冠的次数上,分别加上三次,各自代表该男子往后开始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三次加冠结束后,特邀的贵宾还要向行冠礼的男子宣读祝词,赐予他一个“美”字,寓意他在未来能成为受人尊敬的男子。此外,古代的男子在行冠礼的时候,要将头发盘成发髻,然后再戴上帽子,这样方能称之为“冠礼”。
扩展资料:
描述人们其他年纪的古说法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耋之年。
100岁乐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