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是世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在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一直领先于世界,而且新中国对文物的保护一直非常重视,民众保护文物的意识也与日俱增,所以,有众多精美的文物流传于世。其中,自然不乏很多价值连城的。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佛指舍利
陕西法门寺唐代地宫考古出土的五重宝函包裹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是至今现存的唯一的佛指舍利。自1987年出土以来,佛指舍利声誉全球。但与其同出秘龛的两枚水晶球却一直寂寂无闻。专家最新研究表明,这两枚水晶球是佛指真身舍利的感应舍利,体现着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灵骨、影骨和感应舍利“三位一体”的佛舍利体系的新特点。佛教虽然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但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却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
大禹治水大玉山
“大禹治水”的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这件文物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大禹治水”大玉山现存于故宫博物院,是从大清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现在,大家可以在宁寿宫乐寿堂珍宝馆展厅,一睹“大禹治水”大玉山的风采了。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所以,这幅画才具有如此高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