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水果很贵,这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那大家知道日本水果能贵到什么程度吗
2019年,日本北海道的一个超市老板,在当地蔬果市场举行特产“黑西瓜”拍卖会上,以75万日元拍下一个约11公斤重的西瓜。
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计算,这个西瓜售价约等于人民币4.8万元,差不多2100元一斤。2000多块钱一斤西瓜,这瓜皮是金子做的,还是瓜粒是金子做的?
也许大家会说拍卖的西瓜贵一点很正常,这个倒也有道理,不过日本的水果贵得离谱确实也是真的,有图有真相。
一个西瓜1200日元,约等于人民币67元;两个精品哈密瓜28080日元,约等于人民币1577元,也就是780多块钱一个;一盒草莓9720日元,约等于人民币546元,里边有36颗草莓,平均下来15元一颗。
类似的天价水果在日本简直是常态,反正对于日本人来说,一个桃子、一个苹果卖人民币三四十元很正常。那为何日本的水果会那么贵呢?
日本水果能卖出天价有诸多原因。首先,日本国土面积的限制。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国土面积只有37.6万平方公里;咱们国家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约为166.49平方公里,差不多有4个日本那么大。
国土面积小,生产粮食的农田还得占去一大半农业用地,所以日本的水果产量很少。水果产量少,售价自然就上去了。
其次,过度追求科技含量。日本政府非常乐意支持那些所谓的“新品种”、“改良版”水果,相关的从业人员往往会花大价钱研发新品种。
比如开头提到的“黑西瓜”,就是通体乌黑发亮的西瓜。但这种西瓜除了外皮黑一点,其他地方和普通西瓜大差不差,顶多也就甜一点。
但研发和种植“黑西瓜”非常麻烦,需要很高的成本,最终这些成本只能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了。所以日本的黑皮西瓜的售价,比普通西瓜贵几十甚至上百倍。
再次,没必要的标准化和包装。日本很多水果都追求大小统一,外表不能有破损,然后还得精心包装一下。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自然也是消费者来承担。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何他们不从外国进口水果,补充国内产量缺口,降低水果售价呢?
这就得从日本水果价格昂贵的最后一个原因说起了。日本有一个农业协同组织,虽然只是个类似于行业协会的组织但却很厉害,曾被誉为“最成功的农业协作组织”。
最初的日本农协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提供种子、农机、技术指导,到农产品销售的一条龙服务,让日本的农业水平迅速提高,日本90%以上的农民也都加入了农协。
后来,日本农协开始走“综合商社”的盈利模式,逐渐变成一个有30多万职员、943万会员,庞大的且具有垄断性质的组织。
日本农协牢牢掌控着从原材料供应,到农产品销售的所有渠道。他们统一购买农药、肥料、农具等,然后以高于市场价1到2倍的价格出售给农民。
农民种出来的东西也一样,农协低价收购再以“天价”卖出,从农民和消费者身上吸血。如果农民不服气可以退出农协,但基本意味着不用在这个行业混了。先不提肥料、农药等供货渠道在农协手上;你种出来的东西总要卖吧,销售渠道也在人家手上攥着呢。
同时,日本农协为了保持垄断,和一些官员暗中勾结,操控农产品进口关税,阻止政府降低关税,维持农产品的高价。
来自国外低价水果被征收巨额关税之后,基本要卖得和日本本土水果一样贵才能盈利。因此,日本进不进口水果根本没区别,反正最后还是卖“天价”。既然都一样,何必多费周章从国外进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