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闰

时间:2023-07-27 23:04:14编辑:揭秘君

清光绪二十四年,清廷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对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势力发动了一场极其血腥残酷的政变。

对戊戌变法极端仇恨的慈禧太后最终废除了全部新政,不但令变法戛然而止、软禁了光绪帝、罢免了不少维新派官员,并且还逮捕了积极推行新法的谭嗣同、林旭、杨深秀、杨锐、康广仁、刘光第6位维新志士。

1898年9月28日,6位力主维新变法的志士被押送到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处,监斩官得了宫中传来的号令,挥手示意对6位“朝廷重犯”行刑——屠刀高高扬起后便又落下,谭嗣同和他的同道挚友们血溅当场、英勇就义。

谭嗣同牺牲前,深爱他的妻子李闰奔赴刑场与丈夫做最后的诀别。

行刑之前,李闰悲从中来,含泪哭道:我想为你生个孩子!但谭嗣同却言辞铿锵地抛出一句肺腑之言,尽显了铁骨铮铮的君子风采。

受深厚的家学熏陶,谭嗣同少年之时就极富爱国情怀1865年3月10日,谭嗣同出生在京城的官宦门第之中,其父名为谭继洵,是咸丰年间的进士,时任清廷户部郎中一职。

谭嗣同的母亲徐氏出自于书香门庭,知书识礼、贤惠博学,身为“高干夫人”的徐氏不但勤俭持家、作风简素,而且尤为关注谭嗣同的教育和成长。

因为丈夫谭继洵常年在官场上忙碌奔走,于是徐氏就撑起了家中的一切事务,在她的精心打理操持之下,谭家内外一切祥和有序,而令徐氏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便是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对谭嗣同的引导和培养。

平日里,徐氏总以“勤勉”和“努力”来激励谭嗣同用功向学,还为谭嗣同聘请到了一位名师——同治年间的举人、内阁中书欧阳中鹄。

欧阳中鹄老先生学识渊博、才思广阔,不但曾作过很多政要名人的幕僚,而且还受聘当过很多青年才俊的塾师。

欧阳中鹄极其推崇变革,亦曾公开发表过变法之论,他在担任户部郎中谭继洵的家塾先生之时,将自己头脑中的先进思想和理论讲授于谭嗣同和谭嗣襄两兄弟。

谭嗣同尤为喜爱欧阳老师,不仅勤学善问、进步神速,而且还称赞欧阳中鹄的学问“能出风入雅,振前贤未坠之绪”。

可以说,出生在清朝末年的谭嗣同幼承家学、忠心爱国、志存高远,拥有着兼济天下的聪睿和先见,是彼时一众儒生中的佼佼者。

然而谭嗣同“求新求变”、“救国救民”的思想却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时境中极难实现,因为当时的华夏不仅遭受着外强的觊觎和侵扰,而且清廷实权统治者还保守固执、愚顽不灵,深怕改革和变法会动摇自己的利益根基。

于是,这番客观存在着的“利益冲突”便给谭嗣同等维新派革命志士的黯淡结局埋下了伏笔。

提倡新学、矢志变法的救国救民真英雄少年时期,博学广识的谭嗣同曾5度参加科举考试但结果均未中榜,屡次遭受应试“挫败”后,谭嗣同便愈发对这种代表着“循旧”和“格式化”的选拔人才方式而感到不满和鄙夷。

甲午战争开始后,谭嗣同意识到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的八股文制度完全无法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在彻底批判以及主张废除八股文的同时,谭嗣同还在心中默默酝酿出了变革科举制度的想法。

谭嗣同认为,只有变革科举制度才能造就适合时局的新人才,才能谈得上变法,内忧外患、暗哑无光的华夏才有未来可期。

18岁那年,谭嗣同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早有婚约在先的大家闺秀李闰。

李闰与谭嗣同同龄,她是咸丰六年进士、清末湖南名士李寿蓉之女。

因其生长在诗书之家,故而精于诗词书画、情操高尚、贤良淑仪。

自从嫁进谭家之后,李闰便凭借勤劳和聪慧赢得了丈夫和婆家的喜爱和看重。

李闰曾在光绪十五年怀胎产子,但此子因为天生孱弱而不幸染病夭折,此后李闰忙着操持家务、辅助丈夫读书习文,一直没有再度怀孕。

然而谭嗣同却一直非常感激贤妻的辛苦付出,当他看到李闰由衷地支持自己全力投入维新事业的时候,还曾提笔作诗来表达对李闰的感念之情。

1896年,才高德茂的谭嗣同奉命到江苏去担任候补知府,在履职上任的路上,谈诗他却看到了很多凋敝荒凉的村屯、衣衫破烂的饥民,感知到了当时社会的颓唐落后和清廷的孱软腐败。

触目心伤之下,谭嗣同决定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一下社会的变革,想要真正为天下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好事。

其后的若干年中,谭嗣同始终在思索着如何革除旧弊、学洋维新,一心想要令华夏尽早摆脱腐朽落后、受辱颓败的状态。

放弃了入仕为官以及富贵享乐的谭嗣同踏上了一条变法之路,直到后来遇见了志同道合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他才有了将革新思想付诸行动的底气和能力。

1897年夏,已经在湖南诸省开办了多个新式学校的谭嗣同、梁启超等人引起了光绪帝的注意。

胸有宏愿的光绪帝实际上也早就有了革新变法的念头,君臣同心后,光绪帝绕过了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派势力,于1898年6月11日公开颁布了圣谕,正式下令推行变法之策并接受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和国事建议。

愿为变法革新流血牺牲的谭嗣同临刑前语出惊人、大气凛然改革维新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眼中,除弊革新的种种举措严重制约了他们手中的权力、损伤了清廷统治阶层诸多方面的切身利益。

所以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在一开始便有轰轰烈烈之势,但这种新生事物却极其脆弱,随时可能被“守旧派”毫不留情地扼杀殆尽。

1898年9月21日,对维新变法终于忍无可忍的慈禧太后骤然发动了一场政变,她先是下懿旨将光绪帝囚禁在了中南海的瀛台之中,然后立刻下旨宣布废止一切新政法令并四处缉拿屠杀维新人士。

仅仅过了103天,这场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力主改良的政治变革”的维新运动就被扼杀于一旦,史称“百日维新”。

在清廷实权者的一力镇压反对和恐吓阻挠之下,很多维新派仁人志士皆被逮捕、受刑并惨遭杀害。

1898年9月24日,拒绝逃亡的谭嗣同在浏阳会馆遭到清兵的逮捕,随后被收监入狱。

妻子李闰闻讯后赶忙买通狱卒,冒着极大地风险见到了狱中被人折磨得血肉模糊的谭嗣同。

夫妻相见后,李闰痛哭失声,她颤抖着双手抚摸着丈夫的面颊说道:我们还没有生儿育女呢,我想给你生个孩子!然而谭嗣同却用凝重的语气答道:如果我们的孩子一降临人世就要面对这样一个腐朽黑暗的世界,那还不如从未出生过,否则,这世上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奴隶吗!4天后,无惧无畏的谭嗣同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英勇就义,这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时才不过33岁的年纪。

而在刽子手行刑之前,谭嗣同还高呼着自己的胸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了变法、为了革命、为了全新的未来,谭嗣同甘愿受死而且殒身不恤,他和其余的5位同仁虽然一齐惨遭杀害,但我们从这6位青年改革者身上看到了舍身成仁的坚强意志,也看到了光照千秋的先进思想在引领人心。

原本可以通过逃亡来保身的谭嗣同硬是选择了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国人,实乃真正的革命家、民族的大英雄,他的豪迈与果敢、奉献和牺牲值得历史永远铭记,更值得后世之人永镌在心!

上一篇:朝鲜历史简介

下一篇:宇文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