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伙伴小时候都掏过黄鳝洞,但是掏黄鳝洞可是个胆大心细的活,因为黄鳝会咬人不说,一旦掏到水蛇洞,除了会吓一跳外,掏黄鳝的兴致也一点也没有了。
但是,作为两种水生动物,它们在稻田中,还是同域分布的,那么如何去分辨黄鳝洞和蛇洞呢?这就得从这两种动物的习性说起了。
水蛇洞水蛇顾名思义就是喜欢在水中栖息的蛇类,不过,水蛇不止一种,它们只是都属于游蛇科下的蛇类而已。
从整体上看,亲水性的水蛇一共有6种,它们是红点锦蛇、虎斑颈槽蛇、白条锦蛇、双斑锦蛇、中国水蛇以及铅色水蛇。
虽然水蛇的种类有点多,但其实我们只需要了解两种就行,因为除了中国水蛇和铅色水蛇外,其他的水蛇习性与它们完全不同,剩下的这四种水蛇,虽然经常出现在水中,但其实,只是因为它们的食物主要以鱼类、蛙类、蝌蚪等水生动物为食,等到吃饱喝足后,它们就不会在水中逗留了,而是返回离水体不远的洞穴中休息,所以,我们在挖黄鳝洞时,是挖不到这四种水蛇的。
而中国水蛇和铅色水蛇才是真正的水蛇,它们的吃喝拉撒睡基本上都是在水中完成的,而且它们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就是稻田和池塘,它们的主要食物以鱼类和小型蛙类为主,很少离开水面。
其次,这两种水蛇均为洞栖动物,它们的洞通常是在稻田或者池塘边上,不过,它们也有不同的习性,铅色水蛇属于夜行性的,白天通常在洞里,而中国水蛇则是不分昼夜,只要饿了就会出去觅食的。
由于它们的习性与黄鳝的习性高度相似,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会误掏水蛇洞。
黄鳝洞黄鳝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鱼类,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食用黄鳝的记载,尤其是在以前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的时期,黄鳝更是成为了许多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并且它也带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
黄鳝形态与蛇有些相似,不同的蛇黄鳝体表是没有鳞片覆盖的,只有一层湿滑的粘液,而即便水蛇鳞片这个蛇类共同具备的特征依然还是存在的。
黄鳝是肉食性的鱼类,它们的食性与水蛇几乎一致,不过,在民间向来有蛇不敢吃黄鳝的说法,比如“蛇吃黄鳝、找死”,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哈,因为蛇吃黄鳝是正常现象,尤其是亲水性的蛇,它们会用毒液先将黄鳝杀死,再吞咽,不存在会因为黄鳝在体内乱动导致死亡的现象,而且蛇的压缩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只要不是太长的黄鳝,将它盘踞在腹中消化还是没问题的。
黄鳝的习性与铅色水蛇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夜间出来活动的,白天则藏在洞穴之中,而且由于黄鳝和蛇的身体都是细长型的,所以它们的洞都是比较深的,这也是人们容易误掏水蛇洞的原因之一。
黄鳝洞与水蛇洞的区别虽然黄鳝洞与水蛇洞看起来非常的接近,但其实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第一:大小。
通过洞口大小来判断是不是黄鳝洞是比较靠谱的,因为黄鳝大都比较细长,而水蛇虽然也很细长,但要比黄鳝粗一些,所以,一些较大的洞口通常是水蛇洞口。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些体重能达到1斤左右的黄鳝,它们的洞口其实就与水蛇洞口比较相似了,所以,这个方法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看位置。
水蛇和黄鳝的习性虽然非常相似,但是它们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蛇是靠肺呼吸的,而黄鳝既可以用嘴巴呼吸,又可以用鳃呼吸。
这个差异非常关键,用肺呼吸就代表着蛇需要随时呼吸空气,所以水蛇的洞口是离水面有一段距离的。
而黄鳝虽然可以用嘴巴呼吸,但是它们湿滑的体表需要水分来保持,所以它们的洞一般都在水下,或者正好在水面的交界处,这样既不耽误黄鳝呼吸,又能保持它们的体表湿润。
第三:看水。
稻田中的水位也会存在因为雨水上涨或者因为干旱下降的可能性,所以,有些黄鳝洞可能离水面还有距离,此时就要看洞里的水情况了,只要有黄鳝的洞,即便洞口看不到水,挖开一点之后,也能看到里面灌满了水,而水蛇的洞一旦进入水面以下,就会被抛弃,因为,它们需要不时的出来呼吸,这显然是不利于休息的。
总结黄鳝洞和水蛇洞确实容易搞混,以至于许多小伙伴有掏到水蛇或者钓到水蛇的经历,但其实,水蛇与黄鳝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它们一个需要水,一个只是在水中捕猎而已,所以它们洞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在水下或者水面,一个在水面以上。
不过,好在游蛇科下的蛇类都是后沟牙毒蛇,这类毒蛇的毒牙在口腔的后方,很难将毒液像前沟牙那样直接注入到人体内,再加上它们的毒性比较微弱,所以这类蛇通常对人没有生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