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好学的人,一般会有所成就。北宋时的名人司马光,是一位好学的人,司马光好学的故事,即是一位少年家贫而苦学成材的故事。司马光曾写就《资治通鉴》这样的传世巨著,与其少年时的好学是分不开的。下面一起来看下司马光好学的故事吧。
好学之人,必成大器,这句话放在司马光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司马光是一位好学的人,从小就聪明好学,一度担心自己的记忆力与学问不如别人,于是在学习上更加努力。
在少年时代,别的小伙伴外出玩耍时,好学的司马光则把自己关在屋里学习,争分夺秒地读书学习,生怕自己赶不上别人的学习,而更加发奋努力。
司马光的好学,不仅在少年时期,在长大成人之后,这种好学的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
司马光一直坚持着勤恳用功的学习,他曾用一个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为“警枕”。枕头是圆形的,在睡觉时一不留神,头部就会滚下来,以给自己一种警醒。
勤奋好学的司马光,每次在半夜里睡觉时,枕头一滚下来,便立刻起床,点燃蜡烛读书。谈及自己的读书经验,司马光常说:“读书不可以不背诵,只有抓紧时间温习功课,才能把书读好。”
司马光勤奋好学,终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经过多年努力,写就传世巨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好学,为我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司马光好学”的典故,讲术了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夺秒,独自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司马光勤学的故事,为我们阐述了“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道理。在当今的时代,如果每一位学子,均能够像司马光一样勤奋好学,能够像司马光一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有什么学业完不成的呢?!
励志感悟:
学习要学而有法: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不浪费时间。精益求精,要学就学好,不能半途而废,要刻苦勤奋。要懂得自我勉励: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大家在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曾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